夜航船01 | 汉将有余哀

开一个人物向的杂谈,其实是我写完姜维以后发现,我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扯……我没过瘾!!!于是新开一个栏目用来单独讲人物向的内容,大概率是历史人物杂谈。杂记就主要用来写对作品的感想。标题栏借用的是张岱的古代百科全书《夜航船》(厚着脸皮),就像是在夜晚的扁舟上聊天,巴山夜雨的氛围吧wwww

这期从一些三国人物开始说(aka我还没讲完的姜维),老实说三国就够我讲很久了,以后也许会涉及一些春秋战国的人物。WARNING!这不是什么正经的客观的内容,纯粹是按照我个人喜好开的唠嗑栏目,甚至很可能掺杂超级超级多的脑洞。


那么首先,这一期是汉最后的大将军姜维。

烟雨生平

其实也没有那么必要,因为,炳炳如丹的那篇讲过了——不过既然是开先河的内容于是我就来敷衍(不是)地写一点。

姜维,字伯约,凉州天水人。姜家很可能是天水一代的豪族,同时期留下记载的姜叙也有可能是同族。姜维少年或者青年丧父(按照百科的说法那年姜维应该12岁,但是我不记得看到过相关资料。有可能是从叛乱的时间推测的,那时候刚好马超在凉州折腾,刘备在平定益州,不过百科的可信度嘛……不给我引文的话就那样了),父亲因为与羌、戎作战阵亡,于是他拿到一官半职作为补偿,参本郡军事。

三国志对姜维年轻时期的记载就只有这些,而后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三郡皆叛(不得不说魏国在西北地区挺不得人心)。姜维因为被太守怀疑也要背叛,于是马遵干脆丢下姜维他们跑路了,本传和裴松之注的内容有差别但是都是迫不得已就去见了诸葛亮。我引一下魏略的版本,这里我们还能大概知道,主动背叛的人会有什么下场(没其家)。

魏略曰:天水太守马遵将维及诸官属随雍州刺史郭淮偶自西至洛门案行,会闻亮已到祁山,淮顾遵曰:“是欲不善!”遂驱东还上邽。遵念所治兾县界在西偏,又恐吏民乐乱,遂亦随淮去。时维谓遵曰:“明府当还兾。”遵谓维等曰:“卿诸人回,复信皆贼也。”各自行。维亦无如遵何,而家在兾,遂与郡吏上官子修等还兾。兾中吏民见维等大喜,便推令见亮。二人不获已,乃共诣亮。亮见,大恱。未及遣迎兾中人,会亮前锋为张合、费繇等所破,遂将维等却缩。维不得还,遂入蜀。诸军攻兾,皆得维母妻子,亦以维本无去意,故不没其家,但系保官以延之。
跟着诸葛亮撤走了的姜维受到了很隆重的待遇,“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一是他的高升对于魏人可能有劝降效果,也就是来我们这里我们不会亏待你的意思(当然,其实意义不大了,毕竟三郡支持你的人都给镇压了,你们的军事实力没有承担起他们的信任,以后谁还敢提头叛乱x)。二是诸葛亮大概确实很欣赏他的才华(并且带头拉踩发言: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以至于后来可能北伐都一直带着走。而那时候他才二十七岁。诸葛亮死前已经升迁到四征之一的征西将军,速度堪比坐火箭……这个升迁速度赵云都要哭了(。)

与演义不同的是史书内容精简,其实没有太多姜维在费祎死前的记载。他是怎么想的,在做什么,可以说后人一无所知。只能从其他人的传记管中窥豹,知道最后一次北伐他也去了而已,在魏延传有魏延断后姜维次之的说法(当然《诸葛亮集》也有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和姜维的一段对话,内容大概就是诸葛亮说司马懿千里请战本质上只是为自己龟缩找个合理借口服众,他真的有心要打早就出战了)。

诸葛亮死后姜维做了一段时间蒋琬的司马,蒋琬想走王浚楼船下益州的路线,但是没能实现,其间零星有过战争但都没有什么可观的战果(不过和夏侯霸对峙过,想到夏侯霸后来投蜀他俩变成同事了就很微妙)。费祎则是对北伐缺乏兴趣,注解有段话是这样的,费禕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兾徼幸而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一直等到费祎被刺杀而死,姜维被(刘禅)扶上台面,开始大举北伐。这部分上次说过了,简而言之,算是有些成果,洮西大捷震动了魏国朝堂,详细在陈泰传……但依旧是逃不了穷兵黩武的恶名(倒也不算冤),何况内政已经撑不下去了。
五年,维率衆出汉、侯和,为邓艾所破,还住沓中。维本羁旅托国,累年攻战,功绩不立,而宦臣黄皓等弄权于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恊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
华阳国志曰;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维见皓枝附叶连,惧于失言,逊辞而出。后主勑皓诣维陈谢。维说皓求沓中种麦,以避内逼尔。

这段话就很,杀人诛心。虽然姜维一心为了季汉,把自己的母亲(很可能还有过去的发妻和孩子)留在了魏国,但他依然是归降人。是一辈子甩不掉的身份,像是黥刑刺在面颊上永不褪色的耻辱,无论做什么都逃不开怀疑与不信的眼神,和未来辛弃疾的处境很是类似。而姜维在朝堂之中身居高位,自然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随着诸葛亮,邓芝的离世,与后主刘禅的放弃,这时候在朝堂里还愿意支持他的北伐人恐怕不多了。

亡国的那一年,姜维已经注意到魏国有大举进攻的意图,给后主上表进言防守意见,但被迷信的黄皓问鬼神后扣住,以至于群臣根本不知道这件事。等到钟会邓艾来了,才匆忙调动军队,而这时候已经有些迟了。姜维好歹凭借天险守住了剑阁,但邓艾率领一小队人马冒险偷渡阴平,没有一点作战经验的诸葛瞻临危受命。可他不是陆逊,上天也没有多余的奇迹可以垂怜这个衰颓的国度。面对身经百战的老将,即使对面指挥的已经是一支疲敝不堪的军队,诸葛瞻还是失败并且战死了。成都门户大开,百姓奔逃,刘禅在群臣商议后听了谯周的建言选择了投降。

责怪谯周实在大可不必,他只是提了很实在的建议,大厦将倾并非他的罪过,或者说,他的过错不会比无能匡正的群臣更多。

后面的事情看过演义的人肯定都很清楚一计害三贤(钟会,贤良……呃呃呃呃呃呃呃)。邓艾飘了结果马上被囚车抓住送走,钟会想借机独霸益州,姜维想借钟会的野心复国。但钟会最后犹犹豫豫错过时机,于是他们被愤怒的魏军反杀。钟会有顾虑当然是很正确的,但是没有起事的人应有的果决与判断力,注定他只是人菜瘾大。至于倒霉的邓艾,他的死只是因为押送的人知道钟会叛变,邓艾是无辜的,但邓艾若是出狱恐怕会报复自己,于是干脆也把邓艾杀了。
华阳国志曰:维教会诛北来诸将,旣死,徐欲杀会,尽坑魏兵,还复蜀祚,密书与后主曰:“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孙盛晋阳秋曰:盛以永和初从安西将军平蜀,见诸故老,及姜维旣降之后密与刘禅表疏,说欲伪服事锺会,因杀之以复蜀土,会事不捷,遂至泯灭,蜀人于今伤之。
正月十八,那年的3月3日,这群不甘心亡国的人们都没有机会等到春天的第一朵桃花。

神经漫游闲话

之前提到过姜维和刘禅联系,刘禅为其后台,双方在早期关系可能是很不错的,刘禅也有过收复中原的野心。除了洮西大捷被丢进陈泰传以外,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演义里提到的铁笼山姜维差点抓住司马昭,在正史中没有提及这个事件。有趣的是,农民在铁笼山翻出过一些东汉末年的文物,其中就有箭矢,说明这里有可能曾经确实是一个古战场,可惜没有考古学上的考证。我大胆猜测这里确实曾经是古战场,只是有没有差点抓住司马昭,见仁见智hhhh

但是这种不错的关系大概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恶化,因为不断地北伐却徒劳无功,谯周的《仇国论》和诸葛瞻反对北伐这些都是有道理的,这时候国力衰微的季汉已经没有能力继续和强盛的中原消耗,人口与人才的凋敝可能也是姜维后期改变汉中原先连续的防线转而做成堡垒式防线的原因。(题外话,曹魏主要是在和东吴死磕,以后可以讲讲曹丕和孙权的塑料笔友情)

没记错的话法师玩三国志14的北伐剧本,看了一眼人物年龄,大呼我大汉没人才啊(并且笑到战术性喝水)。90岁以上的有三个人,30岁以下的就一个,而隔壁东吴一半以上都是三四十岁的——季汉养老院名副其实。

于是最后,已经彻底失望的刘禅想要撤掉姜维大将军的职位,换上又一个史书没有传的人,闫宇(因此我们知道蜀书这么薄确实是缺少了很多的内容),姜维害怕于是屯田沓中。从小规模战斗的结果来看姜维确实是将才,以益州微薄的力量震动中原,能做到这点自然是很不容易。但,他没有足够的后勤保障。韩信的暗度陈仓也是有萧何这样的内政支撑保证后方的,姜维的后方可能就只是一个烂摊子。

很偏执,即使如此境地依然很偏执,或者说执迷不悟。不过我有点羡慕这样的人,有足够明确的目标,即便道阻且长也不会退缩,不会迷茫,不会害怕。当然,也很可怜,因为理想无法被实现,临死前只有愧疚不甘与遗憾,终究要败给现实。至于士兵恐怕就更可怜了,有理想的人从来是少数,大多数人从军要不是因为是投机罪犯想要免除刑罚,要不就是为了钱或者生活不下去只得从戎的普通人,而爬上去的是少数,大多数人是白骨露於野,在千百年后依旧在滚滚黄沙中风声作哭嚎的冤魂。一将功成万骨枯,向来如此,将不能成,便只留灰烬。

最开始读到姜维传的时候,我大概郁闷了一周左右。现在回头去看,当然不会再有那时候的痛苦,也许是见了更多真心泯灭的人,怀着好意却不得好死的人,增加了一些抗性,逐渐心平气和了起来。不如说怀揣着好意的,善良或者稍微无私一些的人是很难在史书里有什么好下场的,戚继光在贫病交加中去世甚至都已经算得上不那么糟心的,因为理想的本质无法脱钩牺牲。而人类也许就是……永恒地恶堕,每个时代都有一些人试图努力维持现状,甚至白日梦一样试图让一切往更文明的方向发展,如果失去这些人,大概社会就会向着原始的动物性更迅速地崩溃。

当然说姜维好功名也没错,但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诸葛亮难道没有野心?我个人认为他娶了黄月英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了,虽然妻子不算貌美,但可以因此拥有着荆州庞大的盘根错节的人脉网。说到底,登上历史舞台的大多数人都应该有野心,曾经有过或者在未来会有,从此在乱世的史书里刻下自己的名姓。还是那句老话,人无完人,不是塑造偶像何必用今人的道德观来给历史上的人划定界限(而且道德本身就是随时间变化的)。

以及即便魏人憎恨他,但等到晋朝,也没有否认他。左思在《三都赋》里写,庭扣钟磬,堂抚琴瑟。匪葛匪姜,畴能是恤? 匪通假字,通非,意思是:非此二人(诸葛亮和姜维),谁能居此?——都和诸葛亮成为并列关系了!姜维狂喜(不是)不过也是这里我才知道,原来姜维会弹古琴的吗www以及吐槽一下,他是有疑似传世作品的,《蒲元别传》,不过考古学界一般不认为是,而且我觉得他也没胆子肥到直呼诸葛亮其名hhh

我相信他受到诸葛亮影响很深,就像是漆黑一片的人生里突然见到了一盏灯,照亮了一条路,诸葛亮对他而言也许就像是那个点灯人。假设郤正说的是实话,那么姜维就是清贫寡淡地活了一辈子,一辈子都只是盯着目标不知疲倦地前进。诸葛亮家无余财地死去,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这么看他们确实很像是父子,连年龄都刚好是父子的年龄差……我很好奇诸葛瞻是怎么想的,他和诸葛亮相处的年岁好像还没姜伯约更多。

他会不会在年轻的,父亲去世后的某一个时刻,懊恼地自暴自弃地和姜维说,如果你才是父亲的儿子就好了,你有才能,他又那么努力培养你。

史书里也记过,虽然宫中出的政令不见得和诸葛瞻有关系,但因为百姓都非常爱戴诸葛亮,所以都会认为这是诸葛瞻为百姓着想的努力。活在这样一个父亲的光辉阴影下,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更糟糕的是他父亲连年忙着北伐,他又年少,到底从诸葛亮那儿学到多少实在是很值得怀疑。姜维反倒是因为在军中待着,恐怕和诸葛亮的交流不少,我私心以为诸葛亮也一样欣赏他的才能和个性——毕竟一根筋的继承了前人的理想。

真是一件残酷的事,季汉大多数人的后代都是不如先代的。先代曾经在马背上驰骋,看过大江南北的景色,尝过一败涂地的滋味也尝过胜利的喜悦。而他们的后代,很多人终其一生没有离开益州,长安和洛阳不过是一个遥远到不可见的模糊意象,理想只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博弈,而老一辈心中遥远故土的呼唤不会传到年轻人的耳畔,如此,诸葛瞻不支持北伐也很正常。

P站上有一个夏侯霸中心的漫画,里面有一句话很喜欢。就是作为魏国降将的夏侯霸在季汉待了一段时间后,心中感慨——这是一个由死人掌控的国度。这个故事很有趣,我放到cp闲话里说。

在各种后人作品里我最喜欢的一版可能是真三国无双里的姜维,性格比较符合,然后……颜很好看(。)就是他的脸很衬他的性格。真三塑造里的姜有种少年感,而且是和赵云不同的少年感,更尖锐,也更率直,有点犬系的样子(?)赵云的人设看起来更偏温和稳重,只有在战斗中才会展现出刀锋一般的锐利。姜维就是,每每望向诸葛亮的眼神都充满尊敬,十分爱戴,像是永远在第一排认真听老师讲课的三好学生。(丢一张图,是诸葛亮&姜维,p站id=72897862) 示意图
当然三国演义里的青年姜维也有这个感觉,不过更可爱一点,因为没有意识到丞相时日无多,因此前期看上去总是笑呵呵很开心。老年姜就苦了,在岁月摧残和无数失败之后,沉默而眼神坚毅,依然是直言的人,也很固执。我现在才终于想到一个比较贴切的词语来形容他的处境——孤独。因为不被任何人理解,也很难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整个朝堂都在骂他穷兵黩武。当然是,孤独,像是被冰块灼伤的奥雷里亚诺上校的孤独。

接下来是一些cp闲话,或者说cb,就是人物关系性。(磕CP至今没有磕明白x)

CP脑发言预警☆

姜维&诸葛亮

非常常见,也是我主推之一。cp角度看,感觉对姜维来说诸葛亮就像是——理想,他憧憬的人,试图成为的人,少年不识爱恨,眼底的热望总是藏不住,但他又不敢伸手,因为对方和自己是那么的不对等。他估计是连试图去思考这样的可能性都会感到愧疚与罪恶,同时对于能够常伴丞相身侧这件事感到了安心与满足。大概会是私下里很努力的类型,稍微有些自卑,葛相肯定意识到了,但,但他会不会回应是个问题(是HE和BE的问题)

不过就算仅仅只是对于光明的向往和追逐,也是我会喜欢的没错。细想来我还真是挺吃这种少年人渴求年长者认同的模式的(但不是孩子追求家长的认同,而是一种渴望并肩的认可),真挚却也畏缩,但是云亮那种相伴相随的默契我其实也很心水……(成年人才不做选择,我全都要!)

说起来他们相处的时间只有短暂的6年,而之后姜维苦苦坚持的时间有将近30年,是原先时光的五倍之多。何尝不是一种尾生抱柱,最终粉身碎骨。

曾经和棍棍一起写过这样的故事大纲(虽然她工作以后这个故事就停在了2w多字的时刻,工作真是对人类创造性的最大摧残)33岁的姜维和还活着的庞统(其实穿越人选是我俩随机抽签的结果!然后诡计多端的同人女立刻开始借题发挥我CP)穿越到了现代,摔在工地的一堆垃圾上面。被好心的刘关张搬砖三兄弟当成被导演压榨的哑巴龙套,决定先接济他去他们租的屋子(毫无意义但是引用一下棍棍写的开头,就是她擅长这种接地气的内容!)

话分两头,那边同样穿越而来的姜维比庞统不幸得多,他正在军营里巡视新兵操练,一眨眼就到了城市垃圾场,躺在堆成山的垃圾堆里望着灰天黑云不知所措。

刘备当时正在垃圾场里捡垃圾,忽然听到清脆响亮的哗啦声,抬头看了半天,才发现是有人掉到了塑料垃圾堆里。善良的刘备招呼他工地搬砖的好兄弟关羽和包工头张飞一起进垃圾堆刨了半天,可算把身披盔甲沉甸甸的姜维给刨了出来。刘备以为这位年轻人是片场跑龙套的打工仔,受生活压迫想不开来这边寻死,于是拉着人手语重心长地安慰,什么人穷志不穷、趁着年轻多干些活儿、来日方长等等励志的话都说一遍。

姜维睁着大眼睛看刘备,和庞统一样遇到了穿越最大的障碍之一——语言不通。不同于庞统,姜维选择了不说话,在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他选择闭嘴观望。结果刘备就把他当成了哑巴,同情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不容易啊,哥请你吃顿好的!”

他们来到贾诩的羊肉串摊子,要了五斤羊肉串,两箱啤酒,坐在马路牙子上看着街对面人来人往的商贸大厦。关羽沉默地喝酒,张飞恶狠狠咬着咬着羊肉串,说那些大厦里的都是吸血的资本家,刘备的眼中则露出向往,谁不想要过有钱人的生活呢。那边贾诩招呼完客人,走到他们身边,打量了眼半天才吃掉半串的姜维,“刚没问,这是你们新交的兄弟?”刘备拿袖子抹了把地砖,示意贾诩也坐下,“垃圾场里捡的,是个哑巴,估摸着在片场被人欺负了。”贾诩并没坐下,他眯起眼睛,问道,“这身盔甲做得挺好,服化道这么用心,是哪个大导演的片场?”“哎别说了!”张飞的大嗓门并没有因为他嚼着羊肉串而有影响,“你没看小兄弟伤心得都吃不下串儿了!”贾诩摊摊手,“行,上次欠的三十块钱今天一起交了。”张飞不耐烦道,“瞧你这德行,我三兄弟还能欠你不成?下个月工资发了就给你,一共一百五十八块九是吧?”“还是三爷记性好。”贾诩笑着走开了。

几人吃饱喝足打了白条,刘备问起姜维家住哪里,打算送他回家。姜维听不懂,就摇头。“小兄弟连住的地方也没有?唉,太惨了……”刘备再次表达了同情,问姜维愿不愿意和他们回去,暂时挤一张床。姜维想着总摇头会不会太奇怪了,于是就点了点头。刘备很欣慰,让关羽把他的赤兔牌电动三轮开过来送姜维回去。

关羽这辆电动三轮是曹操送的,当年刘备因为躲债逃到了山里,关羽联系不上他,就一家银行门口摊煎饼赚点钱,银行老板曹操尝了之后连连称赞,看关羽还在用破旧的自行车推摊,于是大手一挥命人把仓库里城管缴来的赤兔牌电动三轮给了关羽。至于为什么城管缴来的三轮会在曹操仓库里,关羽想大概是某种行贿方式吧,反正白送的,他占了便宜也不想管这么多。后来刘备出山给关羽打电话,他骑上赤兔就去找大哥,再也没去银行门口摊过煎饼,令曹操大为惋惜。

说回关羽去骑三轮的事,他原本把车停在了第二医院后院,那里拆掉了原来的车棚子准备盖新的住院部,张飞包下了这块地的施工工作,关羽也就到这边干活,车顺手停里面了。谁想他正要去开车,远远看到一个人鬼鬼祟祟猫在他车边,以为是偷车贼,几步冲上去拎起人衣服就要打。

“别别别!我不是坏人!”那个穿着白T恤的年轻人挣扎着掏出工作证,“我是W社电台记者吕蒙,我在工作!”关羽的拳头停住了,“工作?”吕蒙指了指远处,关羽眯着眼仔细看,认出在大楼的转角处有两条身影,似乎正在交谈。他大概明白了,“你在监视他俩?”吕蒙猛点头,“这可是重大新闻啊,你知道他们是谁吗?”关羽连忙打断他,“和我没关系。你换个地儿去,我要用车。”吕蒙连连摇头,“不行不行,这儿除了你的车还有哪里能藏人?总不能让我去那大水泥管子里猫着吧?”关羽坚持道,“我要用车。”吕蒙看他那块头怕他急了又动手,想了想将他自己的车钥匙掏了出来,“保时捷会开吗?我停在院门口,红色那辆。”关羽挑了挑眉,“没我不会开的车。”吕蒙对此颇为怀疑,但为了不误事还是把车钥匙给了他,“保时捷很贵的,开坏了你得赔啊!”关羽道,“我的车也很贵,你别碰坏了。”两人互相留了电话,关羽在吕蒙的嘱咐下绕了远路离开。临行前,他又看了两眼远处的人影,隐约是两个年轻人。

刘备左等右等怎么也没想到等来的会是辆保时捷,还是那种张扬刺目的大红色。当看到关羽放下车窗和他打招呼时,刘备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反手就给了自己一巴掌,要不是张飞拦着,估计还得再甩几个。直到关羽把方才的事说到第三遍,刘备才如梦方醒,二话不说就拉着姜维坐到了车上——这可是保时捷,一辈子能坐几回啊!但他高兴还没两分钟,忽然意识到有哪里不对,“二弟,为什么周围的车都是……逆着开的?”关羽回头道,“不知道啊,一个个都不守交通规则,草!”“二弟,你脸怎么这么红?”话说到这里,刘备猛地一拍大腿,“卧槽,刚刚喝酒了!”本来骑个破三轮也无所谓酒驾,但这是保时捷啊啊啊!只听副驾驶的张飞这时惊恐地喊道,“二哥看前面!有车来了!!!”
(顺便说一下,吕蒙这种穷小子当然是没有保时捷的,这辆保时捷是鲁肃的,笑)
他们刮擦了的车当然就是诸葛教授的车,更尴尬的是姜维一下来看见三十来岁的诸葛教授,很快就认出了他,眼泪突然哗啦啦地流下来,吓坏了刘备他们以为诸葛亮是那个压榨姜维的无良导演差点110。同时期庞统那边掉在孙权和朱然的大学里,被(明显只是好事的)孙权捡了回去,然而孙权也很忙,于是照顾庞统的事就被丢给了同租的曹丕。曹丕联系了老爹的熟人,在中文系任职专门研究古汉语的荀彧。让荀彧过来充当翻译,正好荀彧和诸葛亮也是同事,因此两位穿越者以及翻译家荀教授成功搭上线。

总之我们聊出来的大纲里这是一出古代人来到现代社会,了解到很多新鲜事物的喜剧故事,有非常多的角色出场。然后为了圆bug这个世界的世界线里没有三国的存在(不然一大群撞脸和姓名的人扎堆出现很奇怪!虽然同人来说这个也没那么重要啦!)对于一个战乱时代出身的人,突然来到了已经不那么频繁战争,人们可以更自由生活,有更多健康保障的现代,可以做高铁或者飞机去长安和洛阳,慢慢适应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当然,我肯定会私心加上一大堆姜维和诸葛亮相处的内容……因为眼前的人虽然就是诸葛亮,但并没有他过去的记忆,也不是丞相而只是个普通的公民。这样的关系更为对等,也能说存在更多的……可能性,毕竟打仗的时候顾不上多少儿女私情。

结局是作为物理系教授的诸葛亮终于搞明白他们为什么会穿越而来,也弄清楚了怎么样送他们回去。于是诸葛亮问姜维,说你其实不会去可能也没有关系,历史不会因为缺少了你一个人就不再前进,但是如果你选择回去我也不会阻止你。姜维思考了很久,他当然也想留下来,他的私心让他想留在年轻的诸葛亮身边,留在一个太平的时代创造另一番事业,过另一种可以允许被平静地离开世界的人生。但是,他考虑了一周后还是选择回去,因为他曾经向原先世界里的丞相承诺要光复汉室,要还于旧都,即使他知道这件事很可能是会失败,他会搭上性命,他还是选择守护自己的承诺。所以,他很感谢这个世界的诸葛亮,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性,也很高兴他能活在这样的世界里而不需要日夜操劳,荷国之重。最后诸葛亮和(他的博后学生)赵云安静目送姜维走近光芒之中,回到了他自己原先的时代。

不过诸葛教授留下了一片玉,是姜维留给他表达谢意的,就像是一个锚点,一段回忆,只不过锚点属于未来,回忆属于过去。而姜维当然不可能带走任何东西,所以他只是带走了诸葛亮和赵云给他的祝福,是实用主义角度看起来最无用的,但也许可以减少一点暗夜行路时的孤独。


姜维&夏侯霸

也能吃!不如说其实是吃真三设定下的两位。历史上夏侯霸的记载非常少。他是因为害怕被司马家处理掉才逃去蜀汉的,毕竟张飞的妻子夏侯姬是夏侯渊的侄女,而夏侯霸是夏侯渊的儿子,因为刘禅取了张飞的两个女儿,所以夏侯霸可以算是一定程度的季汉外戚……!反正古时候的贵族嘛,就是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杜甫还是李家亲戚呢x历史上在季汉过得大概也不是很受待见,至于和姜维关系如何,不知道。我觉得两个降将结交可能是有点微妙(?)不过三国无双里处理就是关系还算不错,算得上战友关系。anyway比姜钟健胃消食片好很多……钟会在我心里真的是比较负面,人菜瘾大且小肚鸡肠(别说是害死嵇康这件事,我觉得光是欺负被下狱的夏侯玄就很过分了)

真三里夏侯霸在季汉的定位更像是:会拉住用力过度,自愿007连轴转,对自己严格得可怕的姜维。大概会是防止他因为脑子过热发疯……没记错的话是6有讲到夏侯霸的死,姜维最后似乎是找到了尸体,带着尸体回去了。

题外话,我觉得6(7其实也还好)剧情做的真是好,尤其是刘备在知道张飞的死以后愤怒爆发的场面,和6的刘禅番外最后成都之乱刘禅对姜维说的,梦话是不可以大声说出来的,真是很好………………还有就是刘禅在钟会失败以后说的:“真可怜啊,和自己才能不相符的野心(钟会),还有,故人的遗志(姜维),被这样的东西所拘束……”司马昭:“应该还有别的路可以走,但是,他们不知道其他的路,而我们则把这条路断了。因此我们有创造更好道路的责任。”刘禅:“你一定可以领导大家,而我已经累了,未来还请您一个人好好努力吧。”司马昭:“诶呀,来这招……”刘禅:“我会走我的道路,一定是,摆在眼前的道路越多越好吧。”——总之,彻彻底底否认了姜维的一切,不愧是你,相当冷酷。

题外话,我不觉得姜维是在为了诸葛亮的愿望而牺牲了自己的一生,我更倾向于克复中原也是他本人的愿望,最多算是继承自诸葛亮。毕竟裴松之注里还阴养死士,肯定有成就一番事业的心……(。)不过肯定这一点并不意味着我否认他的努力没有报答诸葛亮知遇之恩的意思(不然怎么主推维亮呢!)。

这两个人关系最好的阐述是P站上一个夏侯霸中心的漫画,也就是先前提到过的那篇。开篇讲的是起因是初来乍到的夏侯霸试图和姜维打好关系,结果半夜不知道厕所在哪里,到处溜达结果发现一间还没有熄灯的屋子,他好奇看了一眼,发现工作狂姜维睡在案几上。另一边有一把打扫得很干净的椅子,上面放着一柄羽毛扇。夏侯霸好奇想拿起来看,姜维被惊醒并且立刻拿武器大喝不要碰,发现是夏侯霸以后赶紧道歉。于是夏侯霸解释了一下子自己只是起夜找厕所,同时在心里好奇那是谁的羽扇。

没过多久(切开是黑的)刘禅找夏侯霸聊天,问他是否有适应这里。夏侯霸笑眯眯地说已经开始习惯了,于是刘禅说可是你依然带着你的头盔不肯摘下来吧。夏侯霸尴尬一笑,开始顾左右而言他。于是刘禅说,你其实和姜维很相似。夏侯霸想起姜维那个严肃的样子,惊讶地问,我们很像?刘禅笑笑,说你来了以后姜维其实有所改变,可以的话我希望你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帮他一把。夏侯霸走之后刘禅坐在原地想,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傀儡罢了。

至于夏侯霸那边,他想着刘禅的话开始思考姜维这个人——是个很好的人,但总感觉很难亲近,好像他不愿意对周围人敞开心扉,夏侯霸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就像他想,自己其实一次都没看到姜维笑过。偶然的机会让他看到姜维在对着羽扇说话,于是他了解到羽扇是诸葛亮的遗物,这也是第一次他看到姜维在说话的时候笑了,姜维问他,你后悔来这里了吗?因此夏侯霸才感慨,这个国家是由死人掌控着啊。也就是说活人被死者的誓言牵引,以死者的愿望作为自己的愿望而活,有形的存在被无形的存在所支配,甚至愿意因此而牺牲。在夏侯霸眼中,大概可以说是……不太健康的。

于是他开始理解刘禅说希望你在需要的时候支持他一下的原因。一次酒会喝多了,夏侯霸想起自己父亲的事情(这里设定夏侯霸很喜欢父亲,而夏侯渊是在定军山被黄忠杀死的),想着要是老爹在这里应该气氛会更欢快一些。姜维不知道怎么说,夏侯霸自己打圆场,笑呵呵地表示自己喝多了失言。没想到姜维说,你是一个很坚强的人,如果我能还了师傅(丞相)的恩情,也许我能和您一样开怀大笑吧。夏侯霸就安慰他,和他说,那样的一天一定会来到的,而我向你保证,在你愿意真心发笑的那天来临以前我都不会死的。

当然我觉得姜维说的倒是很对,夏侯霸在真三的设定里是很乐观的人,或者是强撑着乐观的人,面对苦难可以哈哈大笑来给自己打气。这点和勉强自己的姜维一样,都不见得发自内心。也许是这份相似(当然处境也很相似)让他们彼此间实际上能做到理解……理解彼此的孤独。

结局不怎么好,历史早就是已经注定的命运嘛……作者画的是夏侯霸在一次行动中亡故,死前看到了姜维的幻影。他自己也知道是幻影,于是开玩笑地说,如果这是我最后的梦境,那么你好歹也笑一笑吧。在永恒的黑暗垂落之前,他几乎流泪,喃喃道,我的人生其实已经没有很多遗憾了,遇到了很好的父亲,认识你,都是让我觉得骄傲的事,只是,真不甘心啊……就在这种地方,这么结束,真不甘心。

至于现实,姜维那边因为战术原因没有余力去营救夏侯霸,甚至没有余力去给他收尸,只是一脸平静地接受了现实。虽然是很冷酷不过我有种,稍微敞开一些的内心从此永久关闭的感觉。最后替夏侯霸收尸的人是邓艾,他要求给夏侯霸厚葬。

他们两个不是我主推,但是我也!蛮喜欢的!真三设定的夏侯霸真的很可爱wwwwwwww夏侯渊死前很有元气少年的感觉,至于投奔季汉就,就,呃,怎么说呢,心里纠结得不得了,但是还是会笑眯眯的,只是笑得多少有些悲哀,怎么说也还是杀父之仇(。)

不是结语的结尾

历史人物就是在这种地方会让后人纠结,一边希望他们能够有机会得到幸福一边又清楚地意识到可能性是多么空洞。还是先前提到的观点,他们的性格注定了即使在和平时代也可能不是满足于常人幸福的存在,也许乱世反倒是更合适的舞台,相当讽刺。偶尔我会想……简直像是命运注定了的悲剧,就像是我对姜维的看法依旧是他的死亡在最后成就了他的一生。(甚至成功了反而不见得是好事wwww成功了以后像是韩信一样被兔死狐烹也没多好嘛)对他印象深刻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他是我早期接触到的历史人物中印象很深刻的一位,所以逼逼赖赖也能写一大堆wwwwwww虽然后来的我爬墙去看春秋了并且开始以发掘乐子人为己任(?)

说完了!下次看看大概讲赵云,讲一下这个《云别传》里完美存在(真的是……一点缺点都没找出来……一点都没有……简直让人不理解世界上真的会有这么完美的人吗)(于是裴松之引用云别传这件事日常被后世史学家诟病,因为这种类似于家族史书的东西美化太多……但我觉得就算真的有这种起码写下来的部分都完美得不得了的人存在也没关系,为什么不呢。)

updatedupdated2023-03-132023-03-13
.. ...